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零点,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的新发现:天文学家表示,发现迄今最接近“另一个地球”的系外行星,该行星名称为Kepler 452b,这个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.98,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“孪生星球”,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。图为新发现的行星艺术想象图,被称为kepler-452b,直径比地球大60%。
科学家推测Kepler 452b是一颗类地行星,因为它所围绕的恒星比太阳大,且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相似,这颗行星或许已经开始进入失控的温室效应阶段。未来很可能成为一颗“超级金星”。图为地球与kepler-452b的大小比较。
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,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。那颗恒星的质量比太阳多4%,亮度则要多出10%。开普勒452b到那颗恒星的距离,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。图为开普勒望远镜之前发现的kepler-186星系与kepler-452b所在的星系,我们的太阳系比较。 Kepler-186系统的恒星因为比太阳小很多,所以它的主要行星几乎都很靠近恒星,大约和我们太阳系的水星轨道相当。
图为开普勒已经发现的行星。
开普勒接下来的任务将在2017年正式展开:在我们附近的恒星周围找到适合居住的行星。NASA表示,开普勒452b被称为地球2.0。图为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处于宜居带的行星一览表,Kepler-452b是至今发现的第一颗,绕着类似我们太阳(G型星)运行的系外行星。
据悉,2009年发射的开普勒望远镜,到目前为止确认了10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,还有3000多颗行星候选者,它们有不同的大小和公转距离,有些处于可居住带里。
图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。
天文学家表示,迄今发现最接近“另一个地球”的系外行星名称为Kepler 452b。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“孪生星球”,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。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开普勒452b上面有生命,因为开普勒望远镜只负责照相,没有办法近距离观测行星,这需要后期技术手段跟进,可能需要把工具送入轨道内。
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,位于天鹅座。人类想要到达前几天刚露出正脸的冥王星就需要9年时间,而想到达开普勒452b则需要5亿多年。
Kepler-452b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。那颗恒星的质量比太阳多4%,亮度则要多出10%。Kepler-452到那颗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。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处于宜居带的行星一览表显示,Kepler-452b是至今发现的第一颗绕着类似我们太阳(G型星)运行的系外行星。它从恒星上接受的光和太阳光类似,理论上可以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,从而奠定生命存在的基础。
去年和今年年初美国宇航局也曾公布过类似“最接近另一个地球”的消息,但那些系外行星围绕运行的恒星都是质量很小,温度也比较低的红矮星,而这次Kepler-452围绕运行的是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,所以成为到目前为止最接近“另一个地球”的系外行星。NASA表示,Kepler-452被称为地球2.0。
Kepler-452b的直径比地球大60%,它的恒星比太阳大10%,公转一圈是385天,岩石星球的可能性高于以往。NASA说这个星球上可能有活火山,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,行星应该有60亿年历史,地球为45亿年。
NASA表示,由于缺乏关键数据,现在不能说开普勒452b究竟是不是“另外一个地球”,只能说它是“迄今最接近另外一个地球”的系外行星。
此外,这次一同发布的还有11颗同样是直径小于地球2倍,均为运行于宜居带内的疑似目标,还需要进一步后续确认。
开普勒接下来的任务将在2017年正式展开,会在我们附近的恒星周围找到适合居住的行星。
科普
“老兵”开普勒带来新发现
2009年3月6日,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。
它以生活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·开普勒的名字命名,是世界首个专门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。它绕太阳飞行,运行轨道和地球轨道基本重合,一个周期约为372天。
开普勒望远镜主体大致呈圆筒状,直径2.7米,长4.7米。携带的光度计装备有直径为95厘米的透镜,还装备有95兆像素的CCD感光设备。它具有极其灵敏的观测能力,在太空中可以发现地球上晚间一盏普通灯被关闭的光线变化。
它的设计任务期为3.5年。2012年4月,美国航天局宣布延长开普勒望远镜的任务期,所以它现在算超期服役。
2012年7月和2013年5月,开普勒望远镜两度出现故障,美国航天局一度宣布放弃修理。不过,去年5月,地面人员重新控制了望远镜,这名“老兵”获得新生,继续作出给人类以惊喜的发现。
链接
如何让“外星人”来地球坐坐?
迄今发现的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距离地球数十、数百乃至上千光年。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,不可能前去探访。不过,让我们换一种思路。如果真有高等智慧外星生命存在,不妨请他们来地球坐坐。那么,怎样才能让地球在茫茫宇宙中被“相中”呢?
观测反光
研究人员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,利用镜面反射原理,其他行星的“天文学家”可以借助地球洋面对光的反射,发现我们这颗蓝色“水球”。
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研究员泰勒·鲁宾逊说,研究人员重新分析月球火山观测感应卫星5年前收集的数据,发现从月球表面观测“月牙”状态下的地球时,可以观测到地球洋面反射的光线。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命名为“地球闪烁”。得益于洋面反射,处在“月牙”状态下的地球亮度是平时的两倍。如果其他星球的“天文学家”这一时期在太阳系外观测,明显的“地球闪烁”就是我们这颗星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标志。
探测臭氧
鲁宾逊说,臭氧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标志之一。由于臭氧在紫外线中容易被观测,所以可以作为一种“生物指示器”。
“臭氧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潜在指示,在观测地球的紫外线时极易发现。所以,今后研制的望远镜可以(着重)观测紫外线,这是最容易探测到这一生物指示气体的地方。”他说。来自其他星球的“天文学家”探测到大气层臭氧,就能找到我们这颗宜居行星。
合理猜测
就算这颗地球2.0行星真如天文学家合理“猜测”的那样,是一颗类似地球的岩石行星,那里也不会是适合我们生存的第二家园,而是10亿年后未来地球的惨淡模样——衰老的太阳日益增强的辐射可能蒸干了所有海洋,只留下被矿物沉积一圈圈包围起来的一个个湖泊。
文章来源:
http://news.163.com/15/0724/00/AV8FNH640001121M.html?bdsj#p=AV8GH8A600AO0001